杭州运河万科中心·创新体验中心 / 汇乘建筑

2025-01-06 4 0

运河万科中心创新体验中心 © 章勇

    商业建筑
    Hangzhou, 中国

    • 建筑师: 汇乘建筑 ; 汇乘建筑
    • 面积 该建筑项目的领域 面积:  2000 m²
    • 项目年份 该建筑项目的竣工年份 项目年份:  2018
    • 摄影师 摄影师: 章勇
    • 厂家 该项目中使用产品的品牌 厂家:  Alucobond, FONGLY, G-Crystal
    • 合作单位: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 室内设计:  深圳市于强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 景观设计:  原象设计有限公司
    • 灯光设计:  上海栋梁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 业主:  杭州万科
    • 主创建筑师:  卢泳
    • 设计团队:  徐彪、白杰、刘鑫溢、魏松、薛佩玲、沈晓斌、叶建飞、张光宇、张彬、孙福云
    • City:  Hangzhou
    • Country:  中国



    街道印象 © 章勇

    运河万科中心暨杭州汽车互联产业生态创新区总建设规模约36万平方米,是杭州万科的第三座万科中心。在一期5座高楼脚下,这栋不到2000平方米的小建筑是贯穿整个总体规划600米纵深公共空间轴线上最重要的活跃元。作为创新体验中心,这座建筑围绕汽车互联网产业,以独特的空间、多元的内容,建构体验新场景,驱动产业未来,可谓小建筑大能量。

    建筑西侧全貌 © 章勇

    北区出口、坡道、挑出的展台 © 章勇

    这是一座汽车可以沿着连续的坡道一直开到屋顶上的建筑,将成为杭州的汽车超级秀场我们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打开了所有人无尽的想象!

    空间概念 © 章勇

    模型

    建筑漫步
    盘旋的汽车坡道、屋顶圆盘展台、露天观演大台阶、连续的楼梯台阶系统……,通过规划两条分别位于建筑外部与内部的漫步系统,我们在这个建筑上实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时间和空间理念——建筑漫步。

    中庭楼梯 © 卢泳

    坡道
    建筑位于基地东南角、沿街。它的东侧、北侧分别被规划路(一期项目的主要机动交通路径)、地下车库出入口加持,它的西侧、南侧面向中心广场、中轴线。坡道沿着北面圆的东侧外围逆时针盘旋而上,绕一周正好上到北面的圆的二层屋顶,第一个圆盘展场;坡道继续沿着南面圆的东侧外围顺时针盘旋而上,绕一周正好上到南面的圆的三层屋顶,第二个圆盘展场。一段宽阔的大台阶把两个圆盘屋面连接起来,整个屋顶就成为了超级秀台、露天剧场。

    建筑东侧全貌 © 章勇

    由坡道和屋顶组成位于建筑外围的第一条漫步系统,坡道在节日模式时属于车,而它在日常模式时归还给了人。

    齿轮造型玻璃幕墙,室外 © 章勇

    台阶和楼梯
    南面的圆的西侧面向广场,我们在此侧打开一个楔形空间,插入一个从地面广场通往二层、具有戏剧性空间效果的大台阶,将广场上的人们引入建筑内部,拾级而上。

    从建筑中向广场延伸的大台阶 © 章勇

    这个大台阶与下到地下室的折线楼梯、二层上三层的楼梯组成位于建筑内部的第二条漫步系统,通过中庭将地下、地上各个楼层连接起来。

    中庭楼梯 © 卢泳

    人、汽车在空间中移动,外部或内部,交错或碰面,急速或停留,此刻与未来……,这里既是在展示汽车,也是在体验建筑,体验城市。

    模型

    立面系统:幕墙单元化
    坡道与地面、坡道与楼面之间的立面:采用由长(超白钢化)短(白色彩釉钢化)两片夹胶玻璃组成的锯齿形造型单元,玻璃悬挂在梁下,沿圆周排列成齿轮形;同时,南北两个圆上的锯齿旋转方向相逆,即南面的是逆时针排列,北面的是顺指针排列,造成两个咬合旋转齿轮的意向。

    锯齿造型玻璃幕墙,室外 © 章勇

    楼面与楼面之间的立面:采用隐框Low-e超白钢化中空玻璃,两片玻璃之间夹超白钢化夹胶玻璃,组成齿轮造型。

    锯齿造型玻璃幕墙,室内 © 章勇

    坡道及屋顶玻璃栏板:曲面超白钢化夹胶玻璃,不锈钢立柱+点抓玻璃的构造;4mm曲面铝板包翻边作为玻璃的背衬面层。

    齿轮造型玻璃幕墙,楼层 © 章勇

    梁位置:双层铝板构造,内部采用3mm铝塑复合板完成外墙防水的闭合;外层采用单片3m*0.9m*5mm曲面铝塑复合板开缝构造方式,每块铝板之间的开缝控制为5毫米,形成连续盘旋飘带。

    盘旋扭转 © 章勇

    楼梯栏板:采用橙色穿孔铝板,这个色彩大胆、雕塑感强烈的楼梯系统在视觉上造成了在内部支撑着漂浮着的圆形建筑的印象,并成为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引导人们在建筑内部上下穿行。

    华灯初上 © 章勇

    既是会看之物,也是被看之目光
    不论你是在开车、还是行走,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当这座突然出现在你的视野中,因为它浑然完美的造型、流动通透的空间、扭转变换的姿态,成为令人惊喜的被看之物;当你走进它,踏着坡道盘旋而上(而下),或者踏着阶梯,你就会发现,你的眼睛不再关注这个建筑本身,而是在持续移动中随着坡道或台阶转向、视点的变化,视线顺着眼前这座建筑的引导投向外部、以及远处的城市。

    正如罗兰-巴特在《埃菲尔铁塔》一书中评论埃菲尔铁塔那样,这座建筑融合了对建筑本身、以及对城市空间的体验,它既是会看之物,也是被看之目光。

    建筑东侧全貌 © 章勇

相关文章

日本商业社区切片,见海公园 / 森下建筑研究所
时间积淀,MADE LIM 咖啡厅 / NONE SPACE
拆解与堆叠,N3315大楼 / Joh Sungwook Architects
城中绿洲,POWWOWWOW 商业中心 / all(zone)
旧金山 12 号楼 / Perkins&Will
转动X空间,SOM概念店 / D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