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NG 建筑影像
-
美术馆, 公共建筑, 可持续性 & 绿色设计
- 建筑师: 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 面积 该建筑项目的领域 面积: 460 m²
- 项目年份 该建筑项目的竣工年份 项目年份: 2024
- 摄影师 摄影师: DONG 建筑影像
- 厂家 该项目中使用产品的品牌 厂家: 海螺水泥, 立邦, 菲钰
- 主创设计师: 何崴
- 设计团队: 王梓亦,孟祥婷,吴文权,刘浩,何星辰,王俊,支海洋
- 施工方: 福建闽鑫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合作设计方: 北京华巨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昭之宇照明
- 委托方: 福建省金海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 City: 宁德
- Country: 中国
• 宁德, 中国
© DONG 建筑影像
项目位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东海一号公路沿途,是宁德“零碳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原貌是一处观景平台和停车场。它毗邻东海,视线开阔,平台正面是兀立海中的笔架山岛,崖下海礁林立,并有海蚀洞。海风,海浪,海岛,海礁,海蚀洞,共同组成了海岸独特的风光。
© DONG 建筑影像
平面图
© DONG 建筑影像
在和业主讨论后,大家对设计的原则达成了共识,正如宁德旅发集团周文玲董事长所述:建筑要体现三个字,“险、隐、融。”险,就是临海但又不凌驾于海,又要让人有险和悬的感觉。隐,就是隐藏在地里,如地里长出来的,以谦虚的样子出现,不喧宾夺主,不打扰环境。融,就是融入海岸地貌,融入在地文化。
© DONG 建筑影像
© DONG 建筑影像
设计灵感来自于场地周边的海礁和海蚀洞,建筑形体呈不规则形状,非直角的造型让人联想到场地周边的礁石。建筑采用覆土形式,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对土地的占用。建筑主体藏于地下,除了尊重环境的因素外,也让室内温度保持相对稳定,降低了夏天制冷的能耗。
© DONG 建筑影像
© DONG 建筑影像
建筑的主入口位于屋顶西侧,它有着一个半圆筒状的造型,并从地下伸出来。从此处进入,通过下行的甬道,人们可以进入建筑内部。建筑的室内由多个相互串联的“洞穴”空间构成。建筑师从周边海蚀地貌获取灵感,通过拟态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有机且具有戏剧性的空间。这里既可以举办展览、小型聚会,又可以提供餐饮服务。
© DONG 建筑影像
总平面图
剖面效果图
“洞见·蓝”空间一个很小的文旅项目,但对于地方来说又是重要的。首先,建筑为来东海一号公路的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公共空间,填补了该区域长期缺乏优质文化空间的遗憾。其次,建筑独特的外观和体验感成为了该区域新的文旅地标,很好的起到了引流的作用。
© DONG 建筑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