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府建筑艺术馆 / 睿风设计

2025-01-06 4 0

© 郭新新空间摄影

    展览中心, 服务建筑
    Chengdu, 中国

    • 建筑设计: 睿风设计
    • 面积 该建筑项目的领域 面积:  475 m²
    • 项目年份 该建筑项目的竣工年份 项目年份:  2018
    • 摄影师 摄影师: 郭新新空间摄影
    • 主创设计师:  钱明波、敖小涛
    • 设计团队:  付慰远、佟国新、蔡悦、黄文豪
    • 开发商:  弘阳地产集团成都区域公司
    • 景观设计:  笛东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售楼处室内设计:  深圳市尚石设计有限公司
    • 样板房室内设计:  武汉刘威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 雕塑软装设计:  上海现代装饰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 City:  Chengdu
    • Country:  中国



    木建筑,精神全在结构 © 郭新新空间摄影

    都江府建筑艺术馆位于都江堰市天府大道与彩虹大道交叉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给人的冰冷感受以及对建筑活动的效率持续追求,我们在此建筑设计中将木结构、现代制造工业以及现代人的功能需求做一个耦合,快速创造一个恰如其分的全新体验场景,并留住人们对于传统的记忆。

    安静、谦逊,倾听山语 © 郭新新空间摄影

    简洁、平和,立于大地 © 郭新新空间摄影

    形制
    每当我们满腔情怀对大地和氛围进行惊天构想时,现实总会适时将我们拉回到权衡可操作性面前,面对这样宏大的地理和历史人文背景,要做一个能符合现代工业快速加工、建造且可复制程度高的建筑,我们该如何解题?设计师认为都江府的展示区主体建筑——销售展示中心应该以一种简单谦逊温和的姿态来嵌入到此时此地。我们想到了川西民居聚落的形态。

     

    随地形高差而形成错落的双坡顶群落

    双坡顶——这个世界上最常见、最简单的建筑形式之一。现代主义建筑的开拓者密斯·凡·德·罗在美国振聋发聩般提出“less is more”,一句道出了现代极简主义的设计哲学:“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常见代表了认同,简单则代表深刻!我们选用这一形式,也是一次充满心机的去符号化的大胆尝试。

    温和、质朴,自家的别院 © 郭新新空间摄影

    天窗
    翻开世界建筑史,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驸马阿格里帕修建了万神庙,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的诸神。在神庙的大穹顶中央,一个直径9米的圆形天窗,径直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于此,这里成了人们与诸神对话的唯一出口。而这时神庙像极了一个容器,天窗就是那个唯一的容器口,天窗下是虔诚的众生,天窗上是浩渺的神之世界。

    万神庙 公元前27-25年 罗马

    巨大的原木色屋檐下,一梭天窗由入口跨过,收至水吧台上方。这时,建筑也是一个容器,当人们仰望天窗时,就像万神庙天窗下的众生,若有所思,想起的,或许是小时候全家围炉夜话时的温馨,又或许是某个午后在躺椅上享受阳光的恬淡……忘记尘世的嘈杂,美好的回忆在此回味,跳转了时间和空间——建筑是一个跨时空的容器。

    梭型天窗由室外穿到室内,跳转了时空 © 郭新新空间摄影

    建筑朝向庭院最大化打开 © 郭新新空间摄影

    功能
    在建筑功能布置上,我们将销控、财务、卫生间、后勤等小尺度空间压缩到主体建筑的东北侧的“L”型附楼中,从而在主体建筑内部形成单一大尺度的展示空间。这样的平面功能分布,不仅使主体建筑获得最大的平面自由度,以适应前期销售展示的功能要求,且通过最大化的落地玻璃幕墙设置,使主体建筑内部与庭院景观之间获得最好的互动。与此同时,入口及朝向庭院一面设置最大宽度达到8米的室外平台,形成一个非常有包裹感的灰空间,使主体空间得到进一步延伸。

    主体、辅助、过渡三种等级空间有机结合

    木平台的高度与景观庭院高度高差控制在600mm,这样可以实现人坐在木平台上而腿可以自由摆动。檐口出挑和檐口高度,均控制在4M,考虑到人在廊檐下停留时的空间尺度的舒适,也能够保证室内的人透过玻璃幕墙,远处的视线被乔木遮挡,而不被毗邻的建筑工地而干扰。

    分析图

    宽大的木平台使主体空间得到延伸 © 郭新新空间摄影

    宽大的木平台使主体空间得到延伸 © 郭新新空间摄影

    结构
    而在这样简洁纯粹的建筑形态下,是一个极其精美的内部结构。结构设计,也是作为建筑师本次设计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形式精巧,受力合理,标准化程度高,可装配拆卸,运输方便等课题一一需要攻克。

    9组组合榀架结构 © 郭新新空间摄影

    © 郭新新空间摄影

    © 郭新新空间摄影

    在大量的案例研究和结构知识的探索之后,进行了张弦结构、梁柱一体化等不同体系的结构方案的尝试,并最终确定了对称形式下的9组组合榀架结构的方案,这样可以确保标准化构件最多,且单个构件大小比较适中,便于运输、吊装。同时结合梭型天窗两边的弧形边梁,在建筑内部用不同长度的木斜撑形成优美的韵律变化。

    © 郭新新空间摄影

    木结构材料在风格特性上与现代都市建筑特点想呼应,彰显人文特点。天然材质的原始属性使建筑具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消除建筑本身作为外来物的冰冷感觉。

    © 郭新新空间摄影

    构造
    任何建筑简洁精致的形式背后,都离不开细节构造的精心打磨。而建筑的高完成度,也离不开设计阶段关于各种合理性的深入验证和全专业的相互配合。

    夜幕下的天窗,如一轮新月,唯美了天际 © 郭新新空间摄影

相关文章

日本商业社区切片,见海公园 / 森下建筑研究所
时间积淀,MADE LIM 咖啡厅 / NONE SPACE
拆解与堆叠,N3315大楼 / Joh Sungwook Architects
城中绿洲,POWWOWWOW 商业中心 / all(zone)
旧金山 12 号楼 / Perkins&Will
转动X空间,SOM概念店 / D415